在全民焦慮的時代,很多人經常感到焦慮,擔心太多,經常爲瑣事煩惱。適當的焦慮可以讓人保持警惕,提前做好計劃,但是過度的焦慮會影響生活,甚至導致心理疾病。因此,我們應該積極對待焦慮。焦慮有不同的類型。如果發現自己有焦慮症狀,應該知道自己屬于哪種類型。
焦慮有哪些類型?
1.普遍焦慮。
廣泛性焦慮又稱慢性焦慮,是焦慮症的常見表現。沒有明確的激勵,患者往往會産生與生活完全脫節的恐懼和擔憂,從而使自己長期處于緊張狀態。此外,還會伴有一定的自主神經功能,如出汗、口幹、尿頻、呼吸困難等。會影響睡眠,主要包括入睡困難、失眠多夢、半睡半醒等睡眠症狀。
2.極度焦慮。
急性焦慮又稱驚恐障礙,以疾病不可預測爲特征,其發作時間突然出現,使患者反應強烈。發病時,患者會對即將到來的災難感到強烈恐懼,行爲失去控制,並伴有神經功能障礙,如哭喊求助、尖叫等,還會出現心動過速、胸悶、胸痛、呼吸困難等症狀。急性驚恐發作多持續5~20分鍾,會自行停止,逐漸恢複意識。
3.社交焦慮。
社交焦慮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。輕度焦慮的患者在與他人互動時會害羞和緊張。如果是認真的,會擔心別人看到自己,不敢看別人。他們甚至總覺得別人在嘲笑自己,對周圍的一切充滿警惕。
如何改善焦慮?
1.正視焦慮。
如果你有焦慮,應該讓自己正常面對。你要知道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,不應該有敵對心理。這會讓你更渴望對抗焦慮。並且找到自己焦慮的原因,開對藥,緩解焦慮。給自己定一個短期目標,朝著目標前進。
2.調節情緒。
大多數人很容易被自己的情緒所控制,這讓他們過于悲傷和焦慮,並適當地放空自己,以至于大腦處于空白狀態。找到一個舒適的環境,調整好自己的心情,把所有不愉快的事情抛在腦後,可以讓自己的內心感到安慰。
小貼士: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焦慮,所以想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,慢慢走出焦慮,就要找出自己焦慮的主要原因。另外,不要太執著于一件事。當你感到悲傷、不安和擔心時,你可以轉移注意力,做你喜歡的事情,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。